電子秤原理(現代電子秤的起源曆史)
作者:陈淑芳 来源:陆毅 浏览: 【大中小】 发布时间:2025-07-05 07:39:55 评论数:
電子秤原理(現代電子秤起源史)
電子秤是一種衡器,是一種稱量物體的設備。
電子秤是一種衡器,是利用胡克定律或杠杆力平衡原理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。據考證,秤存在的最早證據可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至公元前1800年的印度河流域(今巴基斯坦境內)。在此之前,沒有衡量體重的標準和準確度。在埃及,秤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78年,但它們的使用可能要早得多。
現代意義上的體重秤是達芬奇改進發明的。隨著電子秤行業的發展,很多品牌逐漸進入中國市場,電子秤被更多的人使用,越來越多的電子秤被人類所熟悉。電子體重秤的主要目的是準確感知變化,認識最真實的自己!現代意義上的電子秤可以精確到0.1公斤的重量,現場測量,操作方便。
當物體放在秤盤上時,壓力施加到傳感器上,傳感器變形,從而阻抗發生變化。同時,激勵電壓改變,並輸出改變的模擬信號。信號經放大電路放大後輸出到模數轉換器,轉換成便於處理的數字信號輸出到CPU進行操作控製。CPU根據鍵盤命令和程序將結果輸出到顯示器,直到顯示結果。
集現代傳感器技術、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於一體的電子稱重裝置,能夠滿足和解決現實生活中提出的“快速、準確、連續、自動”的稱重要求,同時有效消除人為誤差,使其更符合法定計量管理和工業生產過程控製的應用要求。
電子秤是國家強製檢定的計量器具。其合格產品具有檢定分數值E和分數值D的標準,是受國家計量法保護的產品。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》和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強製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目錄》的要求,所有作為公共計量標準使用的電子秤,部門、企事業單位作為最高計量標準使用的電子秤,以及用於貿易結算、安全防護、醫療衛生、環境監測的電子秤,必須經過計量檢定合格後方可使用。未按規定申請計量檢定或檢定不合格的,不得使用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